策略模式

简介

1.学习本篇博文,我们知道在什么场景下使用策略模式。
2.策略模式的优缺点。
3.策略模式的思想。

场景

某公司需要每个周五每名员工都要提交周报,在该公司可以提交周报的行为或者“算法”有:邮箱提交、SVN、Git后两种一般是开发部门使用的(刚开始还没有Git提交方式)。
那么在该场景中我们是如何设计业务逻辑呢?

你可能这么想,我用继承的方式多好,在一个超类中都定义有邮箱提交,SVN提交,然后具体角色去继承,然后分别实现这些方法,在进行调用。
但是你是不是忽略了一个问题,一个人事部门的前台小姐姐并不会SVN提交方式,你确实给她也拥有这样的方式了,这不是明显的设计漏洞吗?
而且当你使用这样的方式的时候,如果开发部门经理,又提出新的想法添加了Git提交方式,那么你是不是需要修改了很多代码了呢?牵一发而动全身啊
子类的代码重复到你崩溃了,而且很多部门使用的提交方式不同,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其他部门的提交方式等等。
所以继承很难解决我们现在的问题了。

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设计呢?
答案就是下文

分析

什么是策略模式?

策略模式是:定义了算法族,分别封装起来,让其相互替换,相互独立,为达到算法动态修改的角色提供了独立。

为什么需要策略模式?

1.从定义可以看出策略模式是定义了行为“算法”族,将其封装起来,给用户使用的,如果算法改变,那么只需添加或者修改算法方式便能解决问题了,而无需修改其他原有的行为“算法”,因为他们是相互独立的。
2.对客户隐藏具体行为“算法”的实现细节,彼此之间相互独立。
3.我们的场景需要完全符合策略模式,封装了不同的提交行为“算法”。

进入代码分析

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UML类图进行分析

stategy.png

具体实现步骤

1.定义一个行为“算法”,该行为“算法”是一个抽象类或者是接口
2.各种独立的行为去实现该行为“算法”接口
3.定义一个角色,是一个抽象超类或者接口
4.超类角色里面有一个封装的行为或者是“算法”的属性
5.定义一个方法进行委托该行为或者“算法”
6.具体的角色继承超类角色,并实现抽象方法

具体代码分析

SubmissionBehavior 接口

1
2
3
4
5
6
7
8
9
10
/**
* Author Eirunye
* Created by on 2018/8/31.
* Describe 定义了一个提交的行为称为一簇"算法"
* 这可以是一个抽象类或者是一个接口
*/
public interface SubmissionBehavior {

void commit();
}

MailCommitBehavior.class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/**
* Author Eirunye
* Created by on 2018/8/31.
* Describe 邮箱提交行为
*/
public class MailCommitBehavior implements SubmissionBehavior{
@Override
public void commit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邮箱提交周报行为");
}
}

SVNCommitBehavior.class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/**
* Author Eirunye
* Created by on 2018/8/31.
* Describe SVN 提交行为
*/
public class SVNCommitBehavior implements SubmissionBehavior{
@Override
public void commit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SVN提交行为");
}
}

Character.class 抽象类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/**
* Author Eirunye
* Created by on 2018/8/31.
* Describe 定义一个抽象超类角色
* 或者这里也可以是接口
*/
public abstract class Character {

//一个角色有一个这样的行为
public SubmissionBehavior submissionBehavior;

public abstract void display();

//完成提交行为 委托
public void completeCommit(){
submissionBehavior.commit();
}

//动态设置行为
public void setSubmissionBehavior(SubmissionBehavior submissionBehavior) {
this.submissionBehavior = submissionBehavior;
}
}

Coder.class 具体的角色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/**
* Author Eirunye
* Created by on 2018/8/31.
* Describe 开发员
*/
public class Coder extends Character{

public Coder() {
submissionBehavior = new SVNCommitBehavior();
}

@Override
public void display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刚开始使用的周报提交方式是SVN");
}
}

测试

Test.class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/**
* Author Eirunye
* Created by on 2018/8/31.
* Describe 测试
*/
public class Test {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//创建一个码农提交方式
Character character = new Coder();
character.completeCommit();

//创建一个前台小姐姐提交方式
Character character1 = new ReceptionSister();
character1.completeCommit();

//某天开发部们经理说了以后开发部要统一使用Git方式提交周报了,
//那么如下看看发生什么情况
Character character2 = new Coder();
character2.setSubmissionBehavior(new GitCommitBehavior());//动态设置提交方式
character2.completeCommit();
}
}

输出结果:

1
2
3
4
5
6
C:\Java\jdk1.8.0_161\bin\...
SVN提交行为
邮箱提交周报行为
新增的Git提交周报行为

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

下载

策略模式案例代码

总结

我们学习了策略模式,在生活中是经常运用到的,本例只是一个场景。
我们在设计开发的时候一定要“多用组合,少用继承”。
针对接口变成,而不针对实现编程。

优点

1.策略模式提供了管理相关的算法族的办法。策略类的等级结构定义了一个算法或行为族。通过使用继承抽象超类可以把公共的代码转移到抽象超类父类里面,从而避免重复的代码。
2.通过实现接口的方式定义具体的行为“算法”,从而减少子类继承父类相互混淆的行为。
3.使用策略模式可以避免使用多重条件转移语句,动态的改变行为,而各个具体角色行为“算法”相互独立。

缺点

1.客户端必须知道所有的具体角色,并决定使用哪个算法族,这样在设计开始时是需要花费时间是封装“算法”族的,策略模式只适用于客户端知道所有的算法或行为的情况。
2.策略模式造成很多具体的角色,每个具体角色就得创建一个新的类,这样类无法相互联系,所以无法共享。

推荐

大家可以到我的博客https://eirunye.github.io进行浏览相关文章,大家一起相互探讨技术。

设计模式系列大家可以了解相关文章。

继续努力哦!走一个